与《山》字相关的词语及释义 |
安如泰山 | ānrúTàiShān形容安稳牢固,不可动摇。也说安如磐石、稳如泰山。 |
鳌山 | áoshān名旧时元宵节用灯彩堆叠成的山,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。 |
巴山蜀水 | BāshānShǔshuǐ巴、蜀一带的山水,指重庆、四川一带。 |
跋山涉水 | báshānshèshuǐ翻越山岭,蹚水过河,形容旅途艰苦。 |
白山黑水 | báishānhēishuǐ长白山和黑龙江,指我国东北地区。 |
半壁江山 | bànbìjiānɡshān指保存下来的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。 |
半山腰 | bànshānyāo名山腰。 |
保山 | bǎoshān名旧称保人或媒人。 |
北山羊 | běishānyánɡ名哺乳动物,外形似山羊而大,雄雌都有角,雄的角大,向后弯曲,生活在高山地带。也叫羱(yuán)羊。 |
逼上梁山 | bīshànɡLiánɡShān《水浒传》中有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,上梁山造反的情节。后用来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。 |
冰山 | bīnɡshān名①积雪和冰长年不化的大山。②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,是两极冰川末端断裂,滑落海洋中形成的。③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。 |
冰山一角 | bīnɡshānyījiǎo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:媒体揭露出的问题只是~,实际情况要严重得多。 |
蚕山 | cánshān〈方〉名蚕蔟。 |
苍山 | cānɡshān名覆盖着苍翠茂盛的树木的山岭。 |
朝山 | cháoshān动佛教徒到名山寺庙烧香参拜。 |
车到山前必有路 | chēdàoshānqiánbìyǒulù比喻事到临头,总会有解决的办法。 |
崇山峻岭 | chónɡshānjùnlǐnɡ高而险峻的山岭。 |
出山 | chū'shān动东晋谢安曾退职在东山隐居,后复出任职(见于《晋书•谢安传》)。后以“出山”指出来做官,也泛指出来担任某种职务,从事某项工作:他这次担任篮球教练,已经是第二次~了。 |
穿山甲 | chuānshānjiǎ名哺乳动物,全身有角质鳞甲,没有牙齿,爪锐利,善于掘土。生活在丘陵地区,吃蚂蚁、白蚁等。也叫鲮鲤(línɡlǐ)。 |
丛山 | cónɡshān名连绵的群山:~峻岭。 |
刀山火海 | dāoshānhuǒhǎi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。也说火海刀山。 |
登山 | dēnɡ'shān动①上山:~临水|~越岭。②特指登山运动:~服|~协会。 |
登山服 | dēnɡshānfú名①登山运动员登山时穿的一种特制防寒服装。②一种防寒冬装,多用尼龙绸和羽绒等制作,一般有风帽。 |
登山运动 | dēnɡshānyùndònɡ一种体育运动,攀登高山。登山运动能锻炼人的毅力和勇敢精神,对于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等有重要意义。 |
调虎离山 | diàohǔlíshān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,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。 |
东山再起 | DōnɡShānzàiqǐ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,后来又出任要职(见于《晋书•谢安传》)。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。 |
房山 | fánɡshān名山墙。 |
放虎归山 | fànɡhǔɡuīshān见1815页〖纵虎归山〗。 |
坟山 | fénshān〈方〉名①用作坟地的山。泛指坟地。②高大的坟头。③坟墓或坟地后面的土围子。也叫坟山子。 |
封山育林 | fēnɡshānyùlín保证树林成长的一种措施,对长有幼林或可能生长林木的山地在一定时间里不准放牧、采伐、砍柴等。 |
高山病 | ɡāoshānbìnɡ名偶尔登上空气稀薄的高山或高原地区因缺氧而引起的病理状态。一般健康人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呼吸困难、心跳加快等症状,严重时四肢麻木甚至昏迷。也叫高山反应。 |
高山反应 | ɡāoshānfǎnyìnɡ高山病。 |
高山景行 | ɡāoshānjǐnɡxínɡ《诗经•小雅•车辖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(高山:比喻道德高尚;景行:比喻行为光明正大;止:语助词),后来用“高山景行”指崇高的德行。 |
高山流水 | ɡāoshānliúshuǐ《吕氏春秋•本味》:“(俞)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方鼓琴而志在太山,钟子期曰:‘善哉乎鼓琴,巍巍乎若太山!’少选之间,而志在流水,钟子期又曰:‘善哉乎鼓琴,汤汤乎若流水!’钟子期死,伯牙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琴,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。”后来用“高山流水”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。 |
高山族 | Gāoshānzú名我国少数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在台湾省。 |
隔山 | ɡéshān形属性词。指同父异母的(兄弟姐妹):~兄弟。 |
关山 | ɡuānshān名关口和山岳:~迢递(形容路途遥远)。 |
过山车 | ɡuòshānchē名游乐场中的一种惊险、刺激的大型娱乐设备,一组车依靠惯性沿上下起伏的轨道高速滑行。 |
海誓山盟 | hǎishìshānménɡ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,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。也说山盟海誓。 |
河山 | héshān名指国家的疆土:锦绣~|大好~。 |
红山文化 | Hónɡshānwénhuà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,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。以发现女神庙、积石冢群和大批玉器闻名。 |
湖光山色 | húɡuānɡshānsè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。 |
环形山 | huánxínɡshān名月球、火星和水星等表面上的一种特征结构。山呈环形,四周高起,中间平地上又常有小山,多由陨星撞击而形成。 |
荒山 | huānɡshān名荒凉的山:~秃岭。 |
活火山 | huóhuǒshān名正在喷发的和人类历史上经常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。 |
火海刀山 | huǒhǎidāoshān见275页〖刀山火海〗。 |
火山 | huǒshān名因地球表层压力减低,地球深处的岩浆等高温物质从裂缝中喷出地面而形成的锥形山。火山顶部的漏斗状洼地叫做火山口。参看618页〖活火山〗、1292页〖死火山〗、1532页〖休眠火山〗。 |
火山地震 | huǒshāndìzhèn地震的一种,由火山爆发而引起。波及范围和破坏性都较小。 |
假山 | jiǎshān名园林中用石块(大多是太湖石)堆砌而成的小山。 |
江山 | jiānɡshān名江河和山岭,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:~如此多娇|打~。 |
界山 | jièshān名两国或两地区分界的山。 |
开门见山 | kāiménjiànshān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:这篇文章~,一落笔就点明了主题。 |
开山 | kāi'shān动①因采石、筑路等目的而把山挖开或炸开:~劈岭。②指在一定时期开放已封的山地,准许进行放牧、采伐等活动。③佛教用语,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。 |
开山 | kāi•shān名开山祖师。 |
开山祖师 | kāishānzǔshī原是佛教用语,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的人,后来比喻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派别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。也叫开山祖。 |
侃大山 | kǎndàshān〈方〉漫无边际地聊天;闲聊。也作砍大山。 |
砍大山 | kǎndàshān同“侃大山”。 |
靠山 | kàoshān名比喻可以依靠的有力量的人或集体。 |
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 | kàoshānchīshān,kàoshuǐchīshuǐ比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,充分利用周围现成的有利条件。 |
矿山 | kuànɡshān名开采矿物的地方,包括矿井和露天采矿场。 |
拉山头 | lāshāntóu指组织人马,结成宗派。 |
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 | liúdéqīnɡshānzài,bùpàméicháishāo比喻只要把人或实力保存下来,将来还会得到恢复和发展。 |
龙山文化 | Lónɡshānwénhuà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,晚于仰韶文化,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而得名。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,所以也曾称为黑陶文化。 |
庐山真面 | LúShānzhēnmiàn宋代苏轼《题西林壁》诗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,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后来用“庐山真面”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。也说庐山真面目。 |
蚂蚁搬泰山 | mǎyǐbānTàiShān比喻群众力量大,齐心协力,就可以完成巨大的任务。 |
满山遍野 | mǎnshānbiànyě遍布山野,形容很多。 |
漫山遍野 | mànshānbiànyě遍布山野,形容很多:羊群~,到处都是。 |
名落孙山 | mínɡluòSūnShān宋代人孙山考中了末一名回家,有人向他打听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,孙山说:“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”(见于宋范公偁《过庭录》)后用来婉言应考不中或选拔时落选。 |
名山 | mínɡshān名著名的大山:~大川。 |
名山事业 | mínɡshānshìyè《史记•太史公自序》:“藏之名山,副在京师,俟后世圣人君子。”后来称著书立说为“名山事业”。 |
爬山虎 | páshānhǔ名①落叶藤本植物,叶子阔卵形,多三裂,叶柄细长,花黄绿色。浆果球形。茎上有卷须,先端有吸盘,能附着在岩石或墙壁上。②〈方〉山轿。 |
排山倒海 | páishāndǎohǎi形容力量强,声势大。 |
盘山 | pánshān动在山上环绕着:~道|~水渠|公路~而上。 |
劈山 | pīshān动用人力或爆破等方式开山:~引水|~筑路。 |
气吞山河 | qìtūnshānhé形容气魄很大。 |
气壮山河 | qìzhuànɡshānhé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。讫(訖)qì①(事情)完结:收~|付~|验~。②截止:起~。 |
穷山恶水 | qiónɡshānèshuǐ形容自然条件很差,物产不丰富的地方:把~改造成了米粮川。 |
群山 | qúnshān名连绵不断或聚集成群的山:~环抱。 |
人山人海 | rénshānrénhǎi形容聚集的人极多:体育场上,观众~。 |
日薄西山 | rìbóxīshān太阳快要落山了,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。 |
三座大山 | sānzuòdàshān比喻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大敌人,即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。 |
山坳 | shān’ào名山间的平地。 |
山包 | shānbāo〈方〉名小山。 |
山崩 | shānbēnɡ动山上大量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。 |
山茶 | shānchá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,叶子卵形或椭圆形,有光泽,花红色或白色,蒴果球形,种子球形,黑色。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植物,花很美丽,通常叫茶花。种子可榨油,花入药。 |
山城 | shānchénɡ名山上的或靠山的城市。 |
山川 | shānchuān名山和河流:~壮丽。 |
山村 | shāncūn名山区的村庄。 |
山地 | shāndì名①多山的地带:开发~资源。②在山上的农业用地:种了几亩~。 |
山巅 | shāndiān名山顶。 |
山顶 | shāndǐnɡ名山的顶部;山最高的地方。 |
山顶洞人 | Shāndǐnɡdònɡrén名古代人类的一种,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,距今约一万八千年。化石在1933年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中。 |
山东梆子 | Shāndōnɡbānɡ•zi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流行于山东大部分地区和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。 |
山东快书 | Shāndōnɡkuàishū曲艺的一种,说词合辙押韵,表演者一面叙说,一面击铜板伴奏,节奏较快。流行于山东、华北、东北等地。 |
山峰 | shānfēnɡ名山的突出的尖顶。 |
山旮旯儿 | shānɡālár〈方〉名偏僻的山区。 |
山冈 | shānɡānɡ名不高的山。 |
山岗子 | shānɡǎnɡ•zi〈口〉名山岗。 |
山高皇帝远 | shānɡāohuánɡdìyuǎn指地处偏远,法律、制度管束不到。也说天高皇帝远。 |
山高水低 | shānɡāoshuǐdī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(多指死亡)。 |
山歌 | shānɡē名形式短小、曲调爽朗质朴、节奏自由的民间歌曲,流行于农村或山区,多在山野劳动时歌唱。 |
山根 | shānɡēn(~儿)〈口〉名山脚。 |
山沟 | shānɡōu名①山间的流水沟。②山谷。③指偏僻的山区:过去的穷~,如今富裕起来了。 |
山谷 | shānɡǔ名两山之间低凹而狭长的地方,中间多有溪流。 |
山国 | shānɡuó名指多山的国家或多山的地方。 |
山河 | shānhé名山和河流,指国家的疆土:大好~|锦绣~。 |
山核桃 | shānhé•tɑo名①落叶乔木,羽状复叶,小叶披针形或倒卵形。果实表面有皱纹,果仁可以吃,也可榨油。②这种植物的果实。‖有的地区叫小核桃。 |
山洪 | shānhónɡ名因下大雨或积雪融化,由山上突然流下来的大水:~暴发。 |
山货 | shānhuò名①山区的一般土产,如山楂、榛子、栗子、胡桃等。②指用竹子、木头、苘麻、陶土等制成的日用器物,如扫帚、簸箕、麻绳、沙锅、瓦盆等:~铺。 |
山鸡 | shānjī〈方〉名雉。 |
山积 | shānjī〈书〉动像山那样高高堆积着,指东西极多:货物~。 |
山脊 | shānjǐ名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梁骨似的高起部分。 |
山涧 | shānjiàn名山间的小水流。 |
山脚 | shānjiǎo名山的靠近平地的部分。 |
山轿 | shānjiào名把椅子绑在杠子上做成的乘坐用具,由人抬着走。 |
山结 | shānjié名几条山脉的接合处,如帕米尔山结。 |
山金 | shānjīn名脉金2。 |
山口 | shānkǒu名连绵的山岭中间较低处,多为通道经过的地方。 |
山岚 | shānlán〈书〉名山间的云雾:~瘴气。 |
山里红 | shān•lihónɡ名山楂。 |
山梁 | shānliánɡ名山脊。 |
山林 | shānlín名有山有树林的地方。 |
山陵 | shānlínɡ〈书〉名①山岳。②指帝王的坟墓。 |
山岭 | shānlǐnɡ名连绵的高山。 |
山路 | shānlù名山间的道路:~崎岖。 |
山麓 | shānlù〈书〉名山脚。 |
山峦 | shānluán名连绵的山:~起伏。 |
山脉 | shānmài名成行列的群山,山势起伏,向一定方向延展,好像脉络似的,所以叫做山脉。 |
山猫 | shānmāo名豹猫。 |
山门 | shānmén名①佛教寺院的大门。②指佛教。 |
山盟海誓 | shānménɡhǎishì见532页〖海誓山盟〗。 |
山明水秀 | shānmínɡshuǐxiù山清水秀。 |
山南海北 | shānnánhǎiběi天南地北。 |
山炮 | shānpào名一种用于山地作战的轻型榴弹炮,重量较轻,能迅速分解结合,便于搬运。现已逐渐淘汰。 |
山坡 | shānpō名山顶与平地之间的倾斜面。 |
山墙 | shānqiánɡ名人字形屋顶的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也叫房山。(图见387页“房子”) |
山清水秀 | shānqīnɡshuǐxiù形容山水风景优美。也说山明水秀。 |
山穷水尽 | shānqiónɡshuǐjìn山和水都到了尽头,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,比喻陷入绝境。 |
山区 | shānqū名多山的地区:支援~建设。 |
山泉 | shānquán名山中的泉水。 |
山势 | shānshì名山的形势或气势:~险峻|~雄伟。 |
山水 | shānshuǐ名①山上流下来的水。②山和水,泛指有山有水的风景:桂林~甲天下。③指山水画:泼墨~。 |
山水画 | shānshuǐhuà名以山水等自然风景为题材的中国画。 |
山桐子 | shāntónɡzǐ名落叶乔木,叶子卵形,花黄绿色,有香气,浆果球形,红色或红褐色。木材可以制器具。也叫椅(yī)。 |
山头 | shāntóu名①山的顶部;山峰。②设立山寨的山头,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:拉~。 |
山洼 | shānwā名山中的洼地;山谷。 |
山窝 | shānwō名偏僻的山区。也说山窝窝(shānwō•wo)。 |
山坞 | shānwù名山间平地;山坳。 |
山西梆子 | Shānxībānɡ•zi见714页〖晋剧〗。 |
山系 | shānxì名同一造山运动形成,并沿一定走向规律分布的若干相邻山脉的总体,叫做山系。 |
山峡 | shānxiá名两山夹水的地方;两山夹着的水道。 |
山险 | shānxiǎn名山势险要的地方。 |
山乡 | shānxiānɡ名山区的乡村,泛指山区:~人家|~巨变。 |
山响 | shānxiǎnɡ形状态词。形容响声极大:北风刮得门窗乒乓~。 |
山魈 | shānxiāo名①猕猴的一种,体长约1米,尾巴很短,鼻子深红色,面部皮肤蓝色,有微紫的皱纹,吻部有白须,全身毛黑褐色,腹部灰白色,臀部鲜红色。生活在非洲西部,多群居,吃小鸟、野鼠等。②传说中山里的独脚鬼怪。 |
山崖 | shānyá名山的陡立的侧面。 |
山羊 | shānyánɡ名①羊的一种,角的基部略作三角形,角尖向后,四肢强壮,善于跳跃,毛不弯曲,公羊有须,变种很多,有黑、灰等颜色。皮可以制革,绒毛是优质的纺织原料。②跳跃器:跳~。 |
山腰 | shānyāo名山脚和山顶之间大约一半的地方。也叫半山腰。 |
山药 | shān•yɑo名①薯蓣的通称。②〈方〉甘薯。 |
山药蛋 | shān•yɑodàn〈方〉名马铃薯。 |
山野 | shānyě名①山和原野:小白花开遍~。②草野:~小民。 |
山雨欲来风满楼 | shānyǔyùláifēnɡmǎnlóu唐代许浑《咸阳城东楼》诗句,现多用来比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。 |
山芋 | shānyù〈方〉名甘薯。 |
山岳 | shānyuè名高大的山。 |
山楂 | (山查)shānzhā名①落叶乔木,叶子近于卵形,有羽状深裂,花白色。果实球形,深红色,有小斑点,味酸,可以吃,也可入药。②这种植物的果实。也叫山里红。有的地区叫红果儿。 |
山楂糕 | shānzhāɡāo名食品,用去核的山楂磨碎,加糖、淀粉等煮熟,凉后凝冻而成。 |
山寨 | shānzhài名①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。②有寨子的山区村庄。 |
山珍海味 | shānzhēnhǎiwèi山野和海洋里的各种珍贵的食品,多指丰盛的菜肴。也说山珍海错。 |
山茱萸 | shānzhūyú名落叶小乔木,叶子长椭圆形,花黄色。果实为核果,长椭圆形,枣红色,可入药。 |
山庄 | shānzhuānɡ名①山村。②山中住所;别墅:避暑~。 |
山子 | shān•zi〈方〉名假山。也叫山子石儿。 |
山子石 | shān•zishí名山子。 |
山嘴 | shānzuǐ名伸出去的山脚的尖端。 |
上山 | shànɡ'shān动①到山上去;到山区去:~砍柴|~下乡。②〈方〉婉辞,指人死亡,埋入坟地。③〈方〉指蚕上蔟:再过一两天,蚕就要~了。 |
深山 | shēnshān名山里山外距离远、人不常到的山岭:~老林常有野兽出没。 |
寿比南山 | shòubǐnánshān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。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(多与“福如东海”连用;南山,指终南山,在陕西西安南)。 |
寿山石 | shòushānshí名一种石料,质地致密,有蜡状光泽,灰色或黄色,产于福建闽侯的寿山,是制印章的名贵材料。 |
死火山 | sǐhuǒshān名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中没有喷发过的火山。 |
他山攻错 | tāshānɡōnɡcuò见476页〖攻错〗。 |
泰山 | tàishān名①(TàiShān)古人以泰山(山名,在山东)为高山的代表,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、有价值的事物:~北斗|重于~|有眼不识~。②岳父的别称。 |
泰山北斗 | TàiShānběidǒu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。 |
泰山压顶 | TàiShānyādǐnɡ比喻压力极大:~不弯腰。 |
铁案如山 | tiě’ànrúshān定案像山那样不能推翻(多因证据十分确凿)。 |
童山 | tónɡshān名没有树木的山:~秃岭。 |
万水千山 | wànshuǐqiānshān很多的山和水,形容路途遥远险阻。 |
文山会海 | wénshānhuìhǎi指过多的文件和会议。 |
稳如泰山 | wěnrúTàiShān见8页〖安如泰山〗。 |
仙山琼阁 | xiānshānqiónɡɡé比喻奇异美妙的境界(多指幻境)。 |
休眠火山 | xiūmiánhuǒshān历史上曾经活动过,长期以来处于静止状态,但仍有可能喷发的火山。 |
雪山 | xuěshān名常年覆盖着积雪的山。 |
移山倒海 | yíshāndǎohǎi改变山和海的位置,形容人的力量和气魄的伟大。 |
阴山背后 | yīnshānbèihòu指偏僻冷落的地方。 |
应山 | Yìnɡshān名地名,在湖北。 |
映山红 | yìnɡshānhónɡ名杜鹃(植物)。 |
游山玩水 | yóushānwánshuǐ游览玩赏自然风景。也说游山逛水。 |
有眼不识泰山 | yǒuyǎnbùshíTàiShān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。 |
愚公移山 | Yúɡōnɡyíshān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,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,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,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,认为不可能。愚公回答说:“我死了有儿子,儿子死了还有孙子,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。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,凿去一点就少一点,终有一天要凿平的。”(见于《列子•汤问》)比喻做事有毅力,有恒心,不怕困难。 |
云山雾罩 | yúnshānwùzhào①形容云雾弥漫。②形容说话漫无边际,使人困惑不解。 |
这山望着那山高 | zhèshānwànɡ•zhenàshānɡāo比喻不满意自己的环境、工作,老觉得别的环境、别的工作好。 |
中山狼 | zhōnɡshānlánɡ名古代寓言,赵简子在中山打猎,一只狼中箭而逃,赵在后追捕。东郭先生从那儿走过,狼向他求救。东郭先生动了怜悯之心,把狼藏在书囊中,骗过了赵简子。狼活命后却要吃救命恩人东郭先生(见于明马中锡《东田集•中山狼传》)。比喻恩将仇报,没有良心的人。 |
中山装 | zhōnɡshānzhuānɡ名一种服装,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,下身是西式长裤,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。 |
纵虎归山 | zònɡhǔɡuīshān比喻放走敌人,留下祸根。也说放虎归山。 |
坐吃山空 | zuòchīshānkōnɡ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,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物也会消耗完。 |
坐江山 | zuòjiānɡshān指掌握国家政权。 |
坐山雕 | zuòshāndiāo名秃鹫。 |
坐山观虎斗 | zuòshānɡuānhǔdǒu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,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,再从中取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