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《而》字相关的词语及释义 |
拔地而起 | bádìérqǐ形容山峰、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。 |
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 | bǎizúzhīchónɡ,sǐérbùjiānɡ原指马陆这种虫子死后仍不倒下(见于三国魏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,以扶之者众也。”僵:仆倒)。现用来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,但其余威和影响依然存在(多含贬义)。 |
半途而废 | bàntúérfèi做事情没有完成而终止。 |
背道而驰 | bèidàoérchí朝着相反的方向走,比喻方向、目标完全相反。 |
不…而… | bù…ér…表示虽不具有某条件或原因而产生某结果:~寒~栗|~劳~获|~谋~合|~期~遇|~言~喻|~约~同|~翼~飞|~胫~走。 |
不寒而栗 | bùhánérlì不寒冷而发抖,形容非常恐惧。 |
不胫而走 | bùjìnɡérzǒu没有腿却能跑,形容传布迅速(胫:小腿)。 |
不可同日而语 | bùkětónɡrìéryǔ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,形容不能相比,不能相提并论。 |
不劳而获 | bùláoérhuò自己不劳动而取得别人劳动的成果。 |
不谋而合 | bùmóuérhé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。 |
不期而遇 | bùqīéryù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。 |
不期然而然 | bùqīránérrán没有料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。也说不期而然。 |
不言而喻 | bùyánéryù不用说就可以明白。 |
不一而足 | bùyīérzú不止一种或一次,而是很多。 |
不翼而飞 | bùyìérfēi①没有翅膀却能飞,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。②形容消息、言论等传布迅速。 |
不约而同 | bùyuēértónɡ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。 |
重足而立 | chónɡzúérlì后脚紧挨着前脚,不敢迈步,形容非常恐惧。 |
从而 | cónɡ’ér连上文是原因、方法等,下文是结果、目的等;因此就: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,~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。 |
存而不论 | cúnérbùlùn保留起来不加讨论:这个问题可以暂时~,先讨论其他问题。 |
大而化之 | dàérhuàzhī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,进入化境,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,马马虎虎: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粗枝大叶,~。 |
大而无当 | dàérwúdànɡ虽然大,但是不合用。 |
待价而沽 | dàijiàérɡū等待有好价钱才出售(语本《论语•子罕》),旧时比喻等待时机出来做官,现多比喻等待有好的待遇、条件才肯答应任职或做事。 |
淡而无味 | dànérwúwèi指食物淡,没有滋味。比喻事物平淡,不能引起人的兴趣。 |
等而下之 | děnɡérxiàzhī由这一等再往下,指比这一等差:个别名牌货质量还不稳定,~的杂牌货就可想而知了。 |
夺门而出 | duóménérchū摆脱阻拦,冲出门去。 |
俄而 | é’ér〈书〉副表示时间短暂;不久:~日出,光照海上。 |
而后 | érhòu连然后:确有把握~动手。 |
而今 | érjīn名如今。 |
而况 | érkuànɡ连何况:这么多事情一个人一天做完是困难的,~他又是新手。注意“何况”前可以加“更、又”,“而况”前不能加。 |
而立 | érlì〈书〉名《论语•为政》:“三十而立。”指年至三十,学有成就。后来用“而立”指人三十岁:年届~|~之年。 |
而且 | érqiě连表示进一步,前面往往有“不但、不仅”等跟它呼应:性情温顺~心地善良|他不仅会开汽车,~还会修理|不但战胜了各种灾害,~获得了丰收。 |
而已 | éryǐ助罢了:如此~,岂有他哉|我只不过是说说~,你不必过于认真。 |
反而 | fǎn’ér副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:风不但没停,~越来越大了|你太拘礼了,~弄得大家很不自在。 |
反其道而行之 | fǎnqídàoérxínɡzhī采取跟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(语本《史记•淮阴侯列传》)。 |
故而 | ɡù’ér连因而;所以:听说老人家身体欠安,~特来看望。 |
过屠门而大嚼 | ɡuòtúménérdàjué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,只好用不实际的办法安慰自己(屠门:肉铺)。 |
何乐而不为 | hélèérbùwéi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可以做或很愿意做:储蓄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好处,~? |
忽而 | hū’ér副忽然(大多同时用在意义相对或相近的动词、形容词等前头):~说,~笑|湖上的歌声~高,~低。 |
华而不实 | huáérbùshí只开花不结果,比喻外表好看,内容空虚。 |
既而 | jì’ér〈书〉连用在全句或下半句的头上,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之后不久:先是惊叹,~大家一起欢呼起来。 |
继而 | jì’ér连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:人们先是一惊,~哄堂大笑|先是领唱的一个人唱,~全体跟着一起唱。 |
揭竿而起 | jiēɡānérqǐ汉代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”后用“揭竿而起”指人民起义。 |
竭泽而渔 | jiézééryú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,比喻取之不留余地,只顾眼前利益,不顾长远利益。 |
进而 | jìn’ér连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:先提出计划,~落实实施措施。 |
敬而远之 | jìnɡéryuǎnzhī表示尊敬,但不愿接近。 |
久而久之 | jiǔérjiǔzhī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:机器要不好好养护,~就要生锈。 |
具体而微 | jùtǐérwēi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。 |
可望而不可即 | kěwànɡérbùkěj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,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。 |
可想而知 | kěxiǎnɡérzhī能够经过推想而知道;可以想见。 |
满载而归 | mǎnzàiérɡuī装满了东西回来,形容收获极丰富。 |
秘而不宣 | mìérbùxuān守住秘密,不肯宣布。 |
苗而不秀 | miáoérbùxiù《论语•子罕》:“苗而不秀者有矣夫!”只长了苗而没有秀穗。比喻资质虽好,但是没有成就。也比喻虚有其表。 |
鸣鼓而攻之 | mínɡɡǔérɡōnɡzhī指公开宣布罪状,加以声讨(语出《论语•先进》)。 |
沐猴而冠 | mùhóuérɡuàn沐猴(猕猴)戴帽子,装成人的样子。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,而实际并不像。 |
涅而不缁 | nièérbùzī用涅染也染不黑(语出《论语•阳货》)。比喻品格高尚,不受外界污染。 |
平心而论 | pínɡxīnérlùn平心静气地评论。 |
企足而待 | qǐzúérdài抬起脚后跟来等着,比喻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。 |
牵一发而动全身 | qiānyīfàérdònɡquánshēn比喻动一个极小的部分就影响全局。 |
锲而不舍 | qièérbùshě雕刻一件东西,一直刻下去不放手,比喻有恒心,有毅力:学习要有~的精神。箧(篋)qiè〈书〉小箱子:书~|藤~|行~。钦(欽)qīn①敬重:~佩|~仰。②指皇帝亲自(做):~定|~赐。③(Qīn)名姓。 |
轻而易举 | qīnɡéryìjǔ形容事情很容易做。 |
取而代之 | qǔérdàizhī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代替其位置。 |
然而 | rán’ér连用在后半名话的开头,表示转折:他虽然失败了很多次,~并不灰心。 |
甚而 | shèn’ér连甚至。 |
时而 | shí’ér副①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:天空中~飘过几片薄薄的白云。②叠用,表示不同的现象或事情在一定时间内交替发生:这几天~晴天,~下雨|他们兴高采烈,~引吭高歌,~婆娑起舞。 |
食言而肥 | shíyánérféi形容为了自己占便宜而说话不算数,不守信用(语本《左传•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是食言多矣,能无肥乎!”)。 |
视而不见 | shìérbùjiàn尽管睁着眼睛看,却什么也没有看见,指不重视或不注意。 |
适可而止 | shìkěérzhǐ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(指做事不过分)。 |
数米而炊 | shǔmǐérchuī数米粒做饭(语出《庄子•庚桑楚》),比喻做用不着做的琐细小事。后来也形容人吝啬或生活困窘。 |
述而不作 | shùérbùzuò指只阐述他人学说而不加自己的创见。 |
似是而非 | sìshìérfēi好像对,实际上并不对:这些论点~,必须认真分辨,才不至于上当。 |
随遇而安 | suíyùérān能适应各种环境,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。 |
堂而皇之 | tánɡérhuánɡzhī①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:他是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~进来的。②形容体面或气派大:讲了一套~的理论。 |
听而不闻 | tīnɡérbùwén听了和没听见一样,指漠不关心。 |
铤而走险 | tǐnɡérzǒuxiǎn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。 |
脱口而出 | tuōkǒuérchū不加思索,随口说出。 |
脱颖而出 | tuōyǐnɡérchū战国时代,秦兵攻打赵国。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救,要选二十名文武双全的门客一起去,但缺一人,毛遂自动请求跟着去。平原君说,贤能的人在众人当中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,尖儿立刻就会露出来,你来我门下已经三年,没听到过对你的赞扬,你没什么能耐,不去吧!毛遂说,假使我毛遂早能像锥子放在布袋里似的,“乃脱颖而出,非特其末见而已”,就是说,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的,岂止光露个尖儿!(见于《史记•平原君列传》;颖:据旧注,指锥子把儿上套的环)后来用“脱颖而出”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。 |
望而却步 | wànɡérquèbù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。 |
望而生畏 | wànɡérshēnɡwèi看见了就害怕。 |
望风而逃 | wànɡfēnɡértáo老远看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逃跑了。 |
闻风而动 | wénfēnɡérdònɡ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。 |
显而易见 | xiǎnéryìjiàn(事情、道理)非常明显,很容易看清楚。 |
相辅而行 | xiānɡfǔérxínɡ互相协助进行或配合使用。 |
信而有征 | xìnéryǒuzhēnɡ可靠而且有证据。 |
形而上学 | xínɡ’érshànɡxué名①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。②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。它用孤立、静止、片面的观点看世界,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,永远不变的;如果说有变化,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,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于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。‖也叫玄学。 |
幸而 | xìnɡ’ér副幸亏:~及时消除了隐患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 |
一蹴而就 | yīcùérjiù踏一步就成功,形容事情轻而易举,一下子就能完成。 |
一…而… | yī…ér…分别用在两个动词前面,表示前一个动作很快产生了结果:~哄~散|~怒~去|~望~知|~扫~光|~挥~就。 |
一而再,再而三 | yīérzài,zàiérsān反复多次;再三。 |
一概而论 | yīɡàiérlùn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(多用于否定式):要具体分析,不能~。 |
已而 | yǐ’ér〈书〉①副不久;继而:突然雷电大作,~大雨倾盆。②助罢了(bà•le)。 |
因而 | yīn’ér连表示结果:下游河床狭窄,~河水容易泛滥。 |
引而不发 | yǐnérbùfā射箭时拉开弓却不把箭放出去,比喻善于引导或控制,也比喻做好准备,待机行动。 |
迎刃而解 | yínɡrènérjiě用刀劈竹子,劈开了口儿,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(语出《晋书•杜预传》)。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,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。 |
应运而生 | yìnɡyùnérshēnɡ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,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:随着电脑的普及,网上教育~。 |
择善而从 | zéshànércónɡ《论语•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后来用“择善而从”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。 |
周而复始 | zhōuérfùshǐ一次又一次地循环。 |
自然而然 | zìránérrán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:我们长期在一起工作,~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 |
总而言之 | zǒnɡéryánzhī总括起来说;总之:~,要主动,不要被动|大的、小的、方的、圆的,~,各种形状都有。 |
坐而论道 | zuòérlùndào原指坐着议论政事,后泛指空谈大道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