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《黏》字相关的词语及释义 |
黏虫 | niánchónɡ名昆虫,成虫前翅中央有两个淡黄色的圆形斑纹,后翅尖与边缘黑灰色,昼伏夜出。幼虫头部褐色,背上和两侧有黄黑色纵线。是稻、麦、高粱、玉米等的主要害虫。有的地区叫虸蚄。 |
黏度 | niándù名液体或半流体流动难易的程度,越难流动的物质黏度越大,如胶水、凡士林等都是黏度较大的物质。 |
黏附 | niánfù动黏性的东西附着在其他物体上。 |
黏合 | niánhé动黏性的东西使两个或几个物体粘(zhān)在一起:~剂。 |
黏糊 | nián•hu形①形容东西黏:大米粥里头加点儿白薯又~又好吃|他刚糊完窗户,弄了黏黏糊糊的一手糨子。②形容人行动缓慢,精神不振作:别看他平时很~,有事的时候比谁都利索。‖也说黏糊糊、黏糊糊儿的(niánhūhūr•de)。 |
黏结 | niánjié动黏合在一起:~力|互相~。 |
黏菌 | niánjūn名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微生物,形态各异,无叶绿素,多数为腐生,少数为寄生,是研究生物化学、遗传学等的重要材料。 |
黏米 | niánmǐ〈方〉名黄米。 |
黏膜 | niánmó名口腔、气管、胃、肠、尿道等器官里面的一层薄膜,内有血管和神经,能分泌黏液。 |
黏儿 | niánr〈方〉名像糨糊或胶的半流体:枣~|松树出~了。 |
黏土 | niántǔ名含沙粒很少,有黏性的土壤。养分较丰富,能保水、保肥,但通气透水性差,耕种时需要改良。 |
黏涎 | nián•xiɑn〈方〉形(说话、动作、表演等)不爽快;冗长而无味。 |
黏涎子 | niánxián•zi〈方〉名人嘴里的黏液。 |
黏液 | niányè名人和动植物体内分泌出来的黏稠液体。 |
黏着 | niánzhuó动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:~力。 |
黏着语 | niánzhuóyǔ名词的语法意义主要由附加在词根上的词缀来表示的语言,如土耳其语、日语等。 |